
[微风][微风][微风]
上个世纪五十年代,国家对西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换填。
这一次,国家在西湖中出土了近万件文物,上至新石器时代,下至清代。
横跨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,文物涵盖了历朝历代的各种钱币、铜镜、金银碗、铜剑等等。
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。
此次共清理出土1027 枚古钱币:从西汉“五铢”,唐代“开元通宝”,到宋代“绍兴通宝”,明代“洪武通宝”,直至清末的“光绪通宝”,横跨历代,简直就是一个“中国古钱币通史陈列馆”。
其中唐代铜钱有103枚,102枚都为“开元通宝”。
621年,唐高祖李渊为整治混乱的币制,废“五铢”钱,铸“开元通宝”钱。
最初的“开元通宝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。
轮廓深峻,文字精美,面文“元”字第二笔左挑,背初铸无纹饰,稍后有“月”纹。
此次出土的“开元通宝”中有35枚背有“月”纹,且“元”字第二笔左挑与上述一致。
1958年疏浚西湖时,还发现一枚为“昏烂钞” 铜印。
长15.5 厘米,宽5厘米,厚1厘米;钮高7厘米,宽3.5—4厘米,印上一边有“江东道宣慰使司”,另一边有“至元二十五年三月造”文字。
“昏烂钞”,指破烂、模糊的纸质钞票,当时称“交子”“会子”。
昏烂钞印是指纸币之昏烂或向官库调换,官方在昏钞上盖上昏烂钞印,即算作废。
元代滥发纸钞,并在人口众多、贸易频繁的大都市设置“烧钞库”,专职焚烧、销毁昏烂破钞。
西湖里出土的“昏烂钞印”,可证实那时候杭州地区也设有这样的“烧钞库”。
吴越时期铜鎏金龙
1957年,由工人挖掘而出,起初被其窝藏起来,后来上交国家。
只见金龙龙头高昂,张口吐舌,龙须飞扬,龙尾上翘,威风凛凛呈行走状。
金龙制作精美、栩栩如生,龙身鳞片清晰可见,姿态矫健雄伟,看上去气势非凡。
经专家考证,这条金龙是帝王投龙仪式中的信物。
投龙是道教的一种祈福消灾仪式,帝王们将写着祈福愿望的玉简和金龙,一起投放到道教的洞天福地或名山大川之中,他们相信金龙将会负载着玉简抵达神灵。
由于金龙与4枚玉简出水时间相同,因此当时大部分专家推断金龙是五代吴越制造。
投龙简,是当时遇天旱或洪涝,吴越国王钱氏祈求“天助”举行“投龙”典礼时投入湖中的银牌。
银牌上刻有祭文,一般一年投一次,多时两次。
西湖疏浚所出土的吴越投龙银简共计四枚,包括钱镠63岁、66岁,钱弘俶45岁,还有一枚没有刻上名字。
是与“投龙”典礼有关的遗物。
还有哪些整体文物,您知道么???
